虧損了,該怎麼辦?
=========================
我想多數投資人最近的心情可能不太好,
看著資產快速的縮水,心中滿是焦慮與不安。
心中可能會充滿許多疑問,我到底該不該「停損」?
若這筆錢,本來就是打算放超過七年的長期投資,
而我們所選擇的「投資標的」,
若為指數型基金或大型ETF中的成分股,
這些相對比較沒有下市的疑慮的,那就儘管安心地放著。
再者,若我們能確定
後續半年至一年的生活開銷是充足無虞的,
也未雨綢繆地準備好緊急備用金來防範未然,
自然就不需動用投資部位的錢,
去支付即將到來的確定支出,
自然也就沒有要不要停損的問題。
投資會做到賠錢的原因,就個人長期觀察,一共有兩點。
一、不是用閒錢。二、沒有閒錢。
看似簡單的兩點,其實內容大有學問。
【一、不是用閒錢】
常會聽人家說,投資要用閒錢,
那麼閒錢的定義到底是什麼?
講坦白的,這個沒有特定的標準答案,
只有原則可供參考。
閒錢的基本原則,就是「一段時間內不會用到的錢」,
第二個原則是
「按照自己的生涯規劃」來定義自己的閒錢。
各位要謹記一件事,
『生涯規劃應當優先於理財規劃』。
通常來說,是因為我們有一件事想要完成,
而產生了理財規劃的需要。
例如:A大在十多年前,為了去唸研究所,
省吃儉用努力存了三十幾萬,
但是兩年的生活費加上學費,
粗估要六十幾萬,這中間的差距有三十萬,
A大要如何彌補這段差距?
如果A大沒有訂立「唸研究所」這個目標,
那這筆三十幾萬,對A大來說
就是一筆可以放超過一年的「中短期的閒錢」。
=========================
閒錢的參考原則:
短期閒錢:一年以內(含一年),又可稱之為「短期閒置資金」。
中期閒錢:超過一年,七年以內。
長期閒錢:超過七年,二十年以內。
遠期閒錢:閒置時間可超過二十年。
中短期閒錢:三年以內暫時用不到,五年以內會用到。
中長期閒錢:五年以內暫時用不到,但十五到二十年之內會用到。
=========================
為了要彌補進修基金的三十萬差距,
A大開始把手上的存款轉入共同基金市場,
希望能夠像理專所說,
每年至少賺個十幾二十%,這樣我就心滿意足了。
很不湊巧,我遇到了金融海嘯,虧損了超過50%,
想當然爾,A大的進修計畫恐怕會被無限延期。
常言道,計畫趕不上變化,因為一些因素,
導致我有買房的需求,
在頭期款不足的狀況下,
萬不得已只好忍痛將基金贖回,先解決眼前的問題再說。
不瞞各位說,A大也是在經歷慘賠之後,
再開始認真回頭去學「純理財的東西」。
然後學著學著,不知不覺就走上了理財規劃這條不歸路。
在金融海嘯落幕之後,A大開始去思考,
要怎麼做,才能讓「變化」無法撼動A大原本的計畫。
【二、沒有閒錢】
當市場大跌時,看著投資部位的快速縮水,
說不痛苦那都是騙人的。
但是換個角度來看,
原本貴到靠北的股票、ETF,
會開始打折出清,降價求售。
若這時候沒有閒錢來進行追價攤平,
降低持有成本,我們要如何轉虧為盈?
投資能否賺錢的關鍵之一,在於你的持有成本有多低。
其二是,在面臨虧損時,
你是否有「閒錢」,可以持續買入來降低持有成本。
當然這時候可能就會有另一道謎之聲跳出來說,
「小心越攤越平,平到變壁紙」。
但是,若我們的投資標的是主流ETF或是優質個股,
又何須擔心他會下市的可能性?
其三是,是否有在事前就做好「資金的分配與管控」。
所謂的資金分配,亦有人說是「資產配置」。
投資初學者,最常碰到的困擾大概有二,
閒錢是怎麼來的?閒錢要如何管控?
・閒錢,要從哪邊生出來?
A大認為「閒錢的誕生」來自於良好的理財觀念與習慣。
一般來說,我們的理財歷程是拿薪資來分配收入的各種用途,
在我們扣除
a・債務(學貸、卡費)
b・房租、水電、其他
c・餐費、交通費、通信費、生活雜費
d・稅金與保費的月攤提(年度應繳稅額/12+年繳保費/12)
剩下來的錢,才是可以拿來規劃成儲蓄或投資的錢。
亦有人把這筆錢會被稱之為「閒錢」。
・【簡化通式】
⋯⋯ 收入 - 必要支出 = 可用餘額
⋯⋯ 可用餘額=固定的儲蓄+可用來投資的「閒錢」
假設我們每個月有八千元的餘額可以做理財規劃。
倘若現階段緊急備用金不算充足,但是又很想投資,
我們可以考慮「儲蓄五千、投資三千」。
當備用金被存滿,投資的扣達就會變八千。
個人認為,
要先有固定的儲蓄,才有辦法談固定的投資。
而儲蓄與投資的比例,自己拿捏好即可。
再不然就是套懶人配置理論50:50對半分配即可。
而在投資之前,A大會建議各位,
最好能有一筆能夠應付任何緊急狀況的備用金,
這樣就能確保我們不會因為缺錢而恐慌,
把投資砍在阿呆谷。
想要在投資中獲得勝利,先決要件是
==================
生活中不能缺錢。
==================
若生活中,常常會面臨一些缺錢的危機,如此一來,
就連投資看似穩賺不賠的儲蓄險,都有可能會虧錢。
若您的生活是三不五時,
一年要應付好幾次臨時性的缺錢危機,
A大會建議您,連儲蓄險都不要想,
認真做台幣定存就好。
等經常性危機解除,再去想投資的事。
當我們有了一筆「緊急備用金」之後,
再扣除其他的儲蓄需求,
例如:結婚基金、買房基金、進修基金......等等。
那些沒有被分配到用途的錢,才能被稱之為「閒錢」。
若你的投資是為了達成某事而規劃,
或是為了某種指定用途而建立,
在理財實務上,其實不能完全算是「閒錢」。
要視為短期儲蓄的一種,
只不過是用「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來存錢。
・閒錢,要如何管控?
當我們從收入當中找到「閒錢」時,
是不是就能夠全數用於投資呢?
說坦白,一有錢就直接拿去投資,風險反而比較大。
要如何降低投資風險,
這就需要搭配一些資金控管的概念。
閒錢要如何管控,這就會涉及到「資產配置的問題」。
談到資產配置,那就一定要談談最古老的投資名言,
『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每個人對於文辭字句的解讀都會不同,
您可以先想想,
您從這句話解讀到了什麼?
A大當初在解讀這句話的時候,
其實帶了一點先入為主的觀念,
誤以為雞蛋指的是股票,
不要把資金全部壓在同一檔股票上,
應該要分散在不同的個股上。
後來接觸了ETF,又發現ETF似乎又好一些,
因為ETF本身就具有風險分散的效果,
似乎只要做好股債配置,就能獲得更好的風險分散效果。
但是,當我從理財規劃的角度去解讀時,
才發現另一種資產配置的樣貌。
投資,並不是生活的全部,
亦不是僅有投資部位需要做資產配置。
而是從你「所擁有的資產」去做資產配置。
・資產配置的入門概念
多數人在聽到資產配置這名詞時,
往往會跟股債配置有所連結,這點沒錯,
只不過股債配置算是非常細節的配置。
換句話說,要去做股債配置,
其實也要有一點本錢才會比較容易看見成效。
A大在幫人撰寫財務規劃建議書時,
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要幫當事人
做一點資產配置的動作。
這個是有原則可供參考的。
・第一階段要用「減法」。
在初學理財時,很多人往往會把
生活要用的錢以及可以用來投資的錢,混在一起。
這樣很容易造成自己的混亂,
不知道有多少錢是可以拿來投資的。
因此A大會建議各位投資人,
把「生活要用的錢」與「可以投資的錢」分開。
理論上會分成兩套系統在運作。
▔▔▔▔▔▔▔▔▔▔▔▔▔▔▔▔▔▔▔▔▔
〖 個人財務系統 〗+〖 投資系統 〗
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設我們將所有帳戶中的存款金額相加,
得到一百萬這個數字。
其中五十萬是緊急備用金,放在定存裡。
而十萬塊錢是生活費+生活週轉金,
這裡面包含了等待扣款的信用卡卡費,
以及一部分的既定支出。
而我們所能運用的閒錢,就會只剩下。
100-50-10=40(萬)
註:這個是假設您還沒有任何投資部位的狀況下。
A大的建議是,
盡可能找一個帳戶來專責管理您的投資閒錢。
以此一百萬為例,那40萬的閒錢,
就會建議您轉入投資專責帳戶中。
當您把生活與投資分開後,那就只剩下
定期定額提撥資金到資金停泊港,
固定時間點買進固定數量的股票。
先把閒錢存入資金停泊港當中,
再分批投資,沒有被用掉的資金,
就擺在資金停泊港裡面生利息。
・第二階段則是用「比例原則」來控管資金
為了方便管理投資,
A大通常會在投資系統中,將資金再細分成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存放於資金停泊港中的閒錢部位。
第二部分則是投資部位(已經買進的部位)。
這麼做有一個好處,當我們想要投資時,
只要打開這個帳戶,
就能知道我們有多少錢是可以運用的。
甚至是在面臨股市暴跌時,
依然還有資金可以逢低承接一些優質的股票,
但是不要衝動、不要躁進,分批慢慢承接即可。
我們唯一要注意的地方是,閒錢水位不要低於多少%?
資金停泊港,就好比士兵在戰場上的彈藥倉,
操作重點在於,
千萬不要打光所有的子彈,也不要讓子彈存量太低。
人有時後會產生一些錯覺,我們都以為底部近了,
就開始放大絕,拿機關槍出來掃底,
沒想到卻是另一波跳水跌勢的開始,
每天在那邊猜底部,您不覺得累嗎?
如果我們永遠都有閒錢可以進場投資,
永遠有子彈可以打,
我們還會怕「黑天鵝」或是那隻「熊」嗎?
用持盈保泰的心態來操作投資,
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觀念。
只是很多人都很難接受,
心裡都會想著,我要趕快賺錢,
看到帳戶裡面有錢,
就很想要趕快把他丟進去投資,
好讓錢可以滾錢幫我賺錢。
就這樣一股腦兒的投入許多資金去投資,
其實真的跟賭博沒啥兩樣,
如果我們的資金還不到可以每次都買一張來攤平,
那不仿靠著零股來慢慢攤低持有成本。
我自己的操作流程是這樣,
(一)把錢轉入資金停泊港當中,超過一萬元的部分就轉入定存。
先從一個月定存開始。若越來越多筆,就開始拉長定存時間,
到最後讓他變成每個月都有一筆定存到期。
註:亦可用高利活存帳戶來取代資金停泊港。
(二)每隔一段時間,就買進固定數量的股票。
例如:紀念品股最近蠻便宜的,本來是一個月買一次,
由於最近價格波動頗大,就改為一週買一次。
(三)在買進之前,先把錢轉入股票交割戶。
例如:紀念品股100股,加上手續費20元,
大約兩千元左右。
我通常會先轉入2000元,再下單,
以避免自己忘了入金而造成違約交割。
文字流程圖:閒錢變成股票的過程
▔▔▔▔▔▔▔▔▔▔▔▔▔▔▔▔▔▔▔▔▔
〖個人財務系統的閒錢〗
_(每個月要用來投資的錢)
⇨〖資金停泊港/閒錢存放地〗
__註:入帳3000元。
⇨〖股票交割戶〗
__註:入金2000元。
⇨〖下單/買進股票〗
__if 成交
____⇨ 錢變成股票。⇨〖紀念品股〗
__else if 未成交
____⇨ 先寄放著,等待下次的買進時間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並搭配文字來看,
定期定額提撥資金到資金停泊港,
在固定時間點買進固定數量的股票。
或者在暴跌時,追加買進。
如果不知道該如何分配閒錢與投資的比例,
那就繼續採用50比50。
我們亦可以把每個月要投資的錢,再拆成許多小份。
一週買進一次,或者半個月買進一次,
不用刻意去猜底部,或是等待底部才進場。
假若您在大跌時,
握在手上的閒置資金是大於您的投資部位。
這時候您就會有相對的優勢,
別人在恐慌性賣出時,您有撿便宜的實力。
至於在股市中最常聽到的一句諫言,
『現在接的全都是刀子,此時不宜進場』。
怕接刀子,是不是還在想著要買在最低點,
好讓自己日後賣在高點時,可以賺更多?
在投資市場打滾也一段時間了,
我個人的心得是
▔▔▔▔▔▔▔▔▔▔▔▔▔▔▔▔▔▔▔▔▔
投資量力而為,其餘順其自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首過去慘賠的經驗,A大覺得最大的差別在於,
過去沒有把生活與投資分開,
導致心理上產生了很大的壓力,
我甚至愚蠢到把信用卡的分期卡款也投進去。
隨著信用卡帳單的繳費日慢慢逼近,
當我的帳戶餘額,即將面臨不足額扣款時,
我別無選擇的只能變賣求現,這就會造成虧損。
如果沒有賣而且持續買進,
過段時日之後,甚至還有轉虧為盈的可能。
但是應該也不會賺太多,
畢竟還有帳單、稅單的壓力在後面追著跑。
前輩們會耳提面命地提醒大家,
要用閒錢來投資不是沒有道理的。
只是您對於自己的閒錢認知要非常清楚。
不然很有可能會賠了夫人又折兵。
財務層面解說得差不多了,
我們再來聊聊心理層面的部分。
我想這段時間大家的生活可能過得不怎麼快樂,
其一是受到武漢肺炎疫情的影響,導致不適合出門散心。
其二是受到中國武漢肺炎的影響,拖垮全球投資市場,
導致投資人的資產大幅縮水。
你可以考慮去買個健身環或其他遊戲,宅在家裡玩,
或是沖一杯現磨咖啡,舒服的窩在沙發裡看書。
若想出去拍風景照,記得戴口罩,做好防疫措施。
再不然就去找些吃了讓自己會開心的美食,
至於要外帶還是內用,可能要視狀況而定。
個人覺得在初學投資的前幾年就遇到股市大修正,
倒不見得是一件壞事,我們反倒可以趁著這次機會,
去看看自己這一次是「因為什麼原因」而虧損賠錢?
一次大虧的經驗,往往會讓我們看見另一個真實的自己,
最起碼可以知道自己能夠承受虧損的最大極限為多少?
自己在面對大幅虧損時,會採取什麼樣的策略來應對。
然而,知道是一回事,但做到又是另一回事。
這就是多數投資人需要去跨過的「檻」。
做投資若只想著「一定要買在最低點,賣在最高點」,
最好是能夠「永遠穩賺不賠」,
通常來說,
有這樣想法的人,反而很容易在投資中吃大虧。
人生並不會因為一次投資失利而就此完蛋,
只要命還在,健康還在,工作還在,
我們的未來依舊有無限可能。
往後的日子,太陽依舊會升起,股市依然會照常營業,
在這段難熬的期間,
但願大家能夠保護好自己,照顧好自己,
記得好好吃飯睡覺。
如果投資讓你食不下嚥,夜不成眠,
而且持續很長一段時間,或許可以用手機找朋友聊一聊,
找他們訴苦,說說您的煩惱與擔憂。
若不知道該如何處理虧損,也還沒擬定出應對的策略,
那也沒關係。
這時候你就先存錢,把閒錢丟到資金停泊港,
把緊急備用金給存滿,
然後再去思考,該如何調整自己分佈在投資中的比例,
或者是如何拆分資產的各項預定比例。
再去訂立後續的投資(攤平)計畫與策略,
例如:每一個禮拜挑一天,然後無視價格持續買進零股。
或是,每兩個禮拜選一天,買進固定數量的零股,
直到轉虧為盈。
又或者是依舊「定期定量持續按月買進」。
如何不讓投資的盈虧損益,來影響到我們的生活作息,
這才是您要認真去思考的事。
人生還很漫長,過了這次,還會不會有下一次,
這沒有人可以保證,
如果你的收入狀況依舊保持穩定,財務結構夠穩健,
閒錢存量可以一直被補充,然後有持續性酌量買進,
若能做到這樣,其實就沒什麼好擔心的。
剩下的就交給時間吧!
以持盈保泰的態度,用資金追價攤平,
來熬過市場的低潮,必定能否極泰來。
ameryu. 2020-03-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