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心得分享.】
..『發薪日』做了什麼事?
我想各位應該看膩了原圖,我們來換點新的。
【.投資的錢,到底從何而來?.】
.作者:ameryu. ( 讀音:アメリュ ,簡介:做工ㄚ郎/理財素人 )
大部分的社會新鮮人,其收入主要來源有
(一)固定的收入,例如:薪資,公司津貼,固定的獎金(生日獎金)。
(二)不固定的收入,獎金(年終、績效、考核、分紅)。
(三)兼職的收入
...如果每個月都有收入,可與本薪合併計算。
...註:若非每月領取,但是卻有固定週期結算一次兼職所得,且金額落差較大者,
...會建議歸納到「不固定的工資收入」。
...若為短期兼職,或是接案兼差的,會建議歸納至「不固定的工資收入」。
三節獎金的部分,則依貴公司的規定來分類,
若是金額固定,發放時間固定,那就屬『固定收入』的其中一種。
.固定收入的重點解析:
1.領錢的時間接近固定...註:若依農曆時間發放,會對不上國曆的時間,這個要自己留意一下。
2.領到的金額也接近固定(隨年資增加而增加,其實也能算固定。)
.有固定的收入,再來談『固定的儲蓄』,
才有辦法生得出「固定的投資」。
在大多數的狀況下,每個月可存『 三千元以上 』的上班族,多數人會選擇的投資方式,
大概就是商業銀行主導的「懶人投資法」,定期定額投資法。
在這邊,我想要小小的修正一些商業導向的用詞。
您可以定期定額把「錢」,挪到專門的投資帳戶,
再採用「定期定量」的投資方式來操作。
保留『 追價攤平 』的掌控權。
把「固定的工資收入」,這區塊放大來解析
.收入 - 儲蓄 = 支出(?)
預留傳送門的位置:您可以先 google 一下 ” 收入-儲蓄=支出 “
這算是「骨灰級」的理財公式。
為什麼後面會打個問號,當然就是有後續囉。
【.儲蓄的部位.】粗略地運用一下三點一分配法
(一)債務:學貸、機車貸款、信用貸款、汽車貸款......等等。
(二-A)固定的儲蓄:
.....主要用途,存緊急備用金,存越多越可以降低投資的「曝險部位」。
.....曝險部位,用白話文來描述就是『 有很高的機率會虧錢,甚至血本無歸 』。
儲蓄與投資,本身就是互利且共生的關係。
(二-B)固定的投資:儲蓄與投資,其實是「同位階」的理財行為。
.1.要先有固定儲蓄的習慣,在固定投資的部位會比較容易賺到錢。
.2.因為您的現金流不會中斷,在平均成本的時候,就會產生優勢。
.3.投資,若沒有第一筆本金,很多「穩賺的機會」只能乾瞪眼。
正常來說,您的理財經驗會先經歷「固定的儲蓄」,
例如:每個月固定存三千元(有點少,要加油!)
或是每個月存個五千元。
假設我們的「 短期儲蓄目標 」是15萬元。
單單用「存死錢」的方式,您會需要「30個月」。
若中途有獎金之類的,加快了存錢速度,您可能兩年不到就可以存到15萬元。
若這個時候您想要玩投資,每個月
「固定儲蓄金額」,立馬換轉換成「每個月的固定投資金額」。
.固定儲金=固定可用來投資的金額 (建議:不要全部拿去投資)
有剩錢,不足一萬,放活存。大於一萬,丟定存一個月。
分很多筆存定存也沒關係,盡量讓錢保有可以靈活運用的彈性。
您要自己去思考,【 如何『 把定存當活存用 』? 】
您要自己去思考,【 如何『 把定存當活存用 』? 】
(三)投資自己 (僅列出,暫不解釋)
(四)購物基金 (有計畫性的儲蓄,聰明&理性消費的其中一種)
(五)孝親費 (住外面,自己付房租,還要拿錢回去才能算)
因為這筆支出,會壓縮到儲蓄率,所以才會由儲蓄的部位來支出。
【.居住.】三點一分配法的第二部分
(一)房租:如果您是住家裡,會建議您把父母當房東看待。
...這筆支出算是「必要支出」,如果您不需要支付這筆費用。
...個人會建議您找一本沒在用的帳戶,把這筆錢存起來。
...房貸:自住宅的貸款才能歸納在這裡。(僅列出,沒篇幅解說)
(二)水電
(三)社區/大樓管理費
(四)孝親費?說真的,如果您是住家裡,為何不用分擔家計?
...這名詞對個人來說,很詭異,你出去外面租個房子,
...普通一點的,一個月的房租也要4000~5000元。
...台北或新北可能又會更貴。然後電費一度五元起跳?
...然後住家裡,變成全部免費?
點到這邊為止就好,剩下的部分,您再自己好好思考。
我最賭爛那些老屁股,在那邊嘴砲,說年輕人不努力只能領低薪,
你他媽的來,我一個月給你兩萬二(實領),你生活給我看。
這部份再討論下去會變「申論題」......
今天要講的理財公式是這條,算是進階版的公式
(四)購物基金 (有計畫性的儲蓄,聰明&理性消費的其中一種)
(五)孝親費 (住外面,自己付房租,還要拿錢回去才能算)
因為這筆支出,會壓縮到儲蓄率,所以才會由儲蓄的部位來支出。
【.居住.】三點一分配法的第二部分
(一)房租:如果您是住家裡,會建議您把父母當房東看待。
...這筆支出算是「必要支出」,如果您不需要支付這筆費用。
...個人會建議您找一本沒在用的帳戶,把這筆錢存起來。
...房貸:自住宅的貸款才能歸納在這裡。(僅列出,沒篇幅解說)
(二)水電
(三)社區/大樓管理費
(四)孝親費?說真的,如果您是住家裡,為何不用分擔家計?
...這名詞對個人來說,很詭異,你出去外面租個房子,
...普通一點的,一個月的房租也要4000~5000元。
...台北或新北可能又會更貴。然後電費一度五元起跳?
...然後住家裡,變成全部免費?
點到這邊為止就好,剩下的部分,您再自己好好思考。
我最賭爛那些老屁股,在那邊嘴砲,說年輕人不努力只能領低薪,
你他媽的來,我一個月給你兩萬二(實領),你生活給我看。
這部份再討論下去會變「申論題」......
今天要講的理財公式是這條,算是進階版的公式
. 收入 - 儲蓄 = 固定支出.+.浮動支出
儲蓄的部分,上面已經詳述。【.您的支出有幾種?.】
支出大致上可分成
(一)固定支出:居住 (房租/房貸)、第四台、家用網路
(二)浮動支出:意指每個月(每一個週期)的帳單金額會有高有低的。
...水電費.瓦斯費、手機費(偶爾有可能打爆)
(二-A)機動的支出&衝動性質的消費。
.....註:另一種說詞叫『 腦波弱化的消費行為 』。
.....以及等了很久的『 特價品 』。
.....例如:Dyson的吸塵器,我等了很久。
.....一台有線的+一台無線的+七個吸頭,刷卡價19999元。
.....搭配信用卡活動,再折價1200元。大約花了我 18799元。
【.生活.】
(一)固定支出:平日的餐費,上班日的通勤費,手機月租費。
(二)浮動支出:假日的餐費,放假返鄉的交通費,生活日用品。
(二-A)機動的支出&衝動性質的消費。
.....聽說哪裡有好吃的美食,我可能就會跑去吃看看了。
(二-B)意外的支出:半夜肚子餓的時候......
(二-C)婚喪喜慶,社交活動的相關支出。
【.稅金、保險.】
(一)所得稅 / 人壽保險費(盡量按月均攤存起來)。
(二)交通工具的部分
(二-A)機車/燃料稅/強制險/第三人責任險......
(二-B)汽車/牌照稅/燃料稅/強制險/第三人責任險/超額責任險......
(二-C)搭飛機出國旅行/旅平險/不便險
以上,是對於「固定的工資收入」所進行的『 簡略分析 』,
因為沒有套入實際案例,都只能算是理論上的簡略分析。
把真實案例加進來之後,可能又會變成另一種樣子,先懂個大概就好。
【.練習扭轉人生的理財方式.】
如果您想扭轉人生,就要跳脫『填鴨式教育』的思維。
我們的時間是順時針在走,無巧不巧,這個理財順序圖是逆時針的。
在現實生活中,數學的象限圖,也是逆時針在走。
每個區塊的顏色所代表的意思:
藍色=水=薪水、薪資
紅色=甜頭(棒棒糖的顏色)=額外的紅利
藍色 + 淺紅色 = 淡紫色(紙醉金迷的起點)=靠投資來賺錢
紙=紫色=夢幻的配色(藍色、紫色的色調),各位可以去看一下迪士尼卡通的背景配色。
綠色=長青=種股田=耐久財=會一直生錢的部位
如果有一檔股票可以讓你連續40年領4%的現金股利,
你要不要買?
不過有個小前提,你要有一筆可以放40年的閒錢。
不然就是要投過『零存整賣的方式』來賺取『股田』的本金。
在投資任何東西之前,我會希望各位有緊急備用金的概念。
手變至少要有一筆資金,才有辦法跟人家談論『股市的無風險利率』
大約是基本工資15倍的閒置資金,差不多是33萬。
最低限度,也請您準備個13~15萬。以減少您的投資之曝險部位。
曝險部位的意思,簡略說明就是有可能會虧錢的部位。
如果你的存款是不多的,當你缺錢的時候,就只能砍掉投資部位。
如果運氣好,可能會小賺,運氣不好就......自己想像。
【.發薪日所做的第一件事.】
一、把「固定儲蓄」給轉走,直到備用金存到某個程度。
選項A:13~15萬,
選項B:30~33萬,
選項C:15倍的實領月薪。
二、在存備用金的時候,就要開始做功課。
如果您想投資ETF,也是要做功課。
若是要尋找適合當『股田』的股票(投資標的),
可以從(台灣卓越50)0050
(台灣高股息)0056,他都跟你說高股息了,進去裡面找一定有。
甚至是(台灣中型100)0051
從這三檔股票的成分股去尋找,至少可以減少很多找股票的時間。
茫茫股海,適合自己玩的股票其實不會太多檔。
三組關鍵字:再自己google自己研究。
台灣卓越50 成分股
台灣高股息 成分股
台灣中型100 成分股
另外,要記得建立『口袋名單』,萬一「自選標的」的股價超跌,
再自己判斷該不該買進。
三、定期定額提撥資金到投資專用的帳戶
四、分批買進,好好的練習平均成本法。
假設您真的很想學習投資,也想要存備用金。
至少至少也要存到13~15萬的存款,再去投資。
手邊沒有存款,是很危險的一件事,除非你不需要對任何人負責任。
一人飽,全家飽,那種我投降......這樣的狀況可以隨便玩。
【.結尾.】
本文主要是在說明,從「固定的工資」轉換到「非固定的非工資收入」的部分,
在這邊我想做個小結尾,
您會先經歷固定的儲蓄,再轉換到固定的投資,因為一開始的本金較小,
所以還會先經歷過「平均成本法」的運用,其中有一個重要的概念叫
.零存整賣.
也就是會建議您,分批買進(平均成本法的運用與練習),然後等獲利。
萬一出現虧損,也要練習如何處理。
接下來就是您自己決定獲利達到多少時就要賣出。
這個是在算完自己的平均成本時就要決定好的事情。
獲利點一到,看要出清手上持股的百分之多少?
這些「投資策略」,會建議您事先想起來,然後等事件發生。
註:這段文字就是在描述,圖表上從(一)→(三)的轉換過程。
.投資的錢,是從『儲蓄』裡面擠出來的.
底下這段話,各位有空再仔細去品嚐。
低存款,會造就高曝險。當存款少的時候,投資部分的風險就會變高。
其主因不是市場風險,而是您自己本身「缺錢的風險」。
當你需要錢,手邊也沒有存款,也不想跟別人借錢,
那只能砍掉投資來變現,甚至連儲蓄險都有可能被砍掉。
在此刻,您就會有『.虧錢的風險.』,
因為您對於賣出的價格,沒有選擇的餘地,
只能任人魚肉(隨便市場如何宰割)。
===.未完.待續. ===
ameryu. 2018-06-08 #
作者/管理員的FB:
https://www.facebook.com/ameryu.asura
作者的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ameryu.asm/
【 原圖保留處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